摘要
2019年8月21日,天河道云联手澳洲翼目神公司,进入昆钢集团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地下采场,使用最新的自主无人机SLAM技术,对安全隐患采空区及巷道进行点云数据采集。翼目神是世界知名自主无人机研发企业,推出的该项“黑科技”虽然常见于国际智能矿山新闻报道,但飞入国内矿山尚属首例。在此衷心期盼我国矿山安全智能技术借此东风上升一个新台阶。
SLAM技术的前世今生
SLAM是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的缩写, 中文译名为“同步定位和测图”。SLAM应用场景如下:使用SLAM技术的机器人(它可以是自主行走车,也可以是自主飞行器),在未知环境的任意位置开始移动;在移动过程中,不断根据位置估算和测图信息进行自身定位,同时在自身定位的基础上进行增量式测图,以此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定位和导航。
人类自从走入文明时代,就一直不断地努力解决定位、定向、测速、授时等问题。在古代,人们通过观察星象,配合司南仪可以进行简单的定位。元代中国人发明了牵星术,配合使用牵星板测量星星,能够实现粗略的纬度估计。
现代意义上的精确定位技术,还要数1964年美国投入使用的GPS。军用的P码可以达到1-2米级精度,开放给大众使用的CA码也能够实现5-10米级的精度。GPS发展到现在,已经能够实现厘米的定位精度,基本上解决了室外的定位和姿态问题。
但是室内没有GPS信号的地方就难办多了。为了实现室内的定位定姿,一大批技术不断涌现,其中,SLAM技术逐渐脱颖而出。自从上世纪80年代SLAM概念的提出到现在,SLAM技术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史。SLAM系统使用的传感器种类在不断拓展,从早期的声呐,到后来的2D/3D激光雷达,再到单目、双目、RGBD、ToF等各种相机,以及与惯性测量单元IMU的结合;SLAM算法也从粒子滤波方法(例如卡尔曼滤波EKF和粒子滤波PF等)向综合优化方法迈进,技术框架也从开始的单线程向多线程演进。
通俗地讲,SLAM回答了“我在哪儿?我周围是什么?”就如同人到了一个陌生环境中一样,SLAM要解决的就是解算出观察者自身和周围环境的相对空间关系;“我在哪儿”对应的就是定位问题,而“我周围是什么”对应的就是建图问题,即给出周围环境的一个描述。回答了这两个问题,也就完成了对自身和周边环境的空间认知。有了这个基础,就可以进行路径规划去达要去的目的地。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及时检测、躲避障碍物,保证运动安全。